为深入推进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4月18日上午,公司组织召开“传承学科薪火 共谋创新发展”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题座谈会。会议特邀中国科公司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长、广西大学原董事长、美国纽约科公司院士郑志鹏,原广西民族公司副董事长万辅彬,公司杰出员工——中国科公司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卢红,江南体育官方网站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经理汪常明等专家莅临指导。公司党委书记覃志和、副经理卢振坤、秦董洪及各专业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卢振坤主持。

会议伊始,覃志和书记代表公司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并系统介绍了公司发展概况。他指出,近年来公司通过聚焦学科特色、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在平台建设、科研攻关及教学成果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学科方向需进一步凝练、专业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团队队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需进一步突破等困惑。他表示,希望与会专家为公司发展“把脉开方”,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
物理学学科带头人陈志福教授从学科发展角度作专题汇报。他介绍了物理学科现有的团队队伍、研究方向以及团队建设工作等方面;他指出,目前物理学科仍面临高层次人才不足、科研方向分散、教学资源紧张等问题,亟需通过整合资源、引育并举实现突破。
卢振坤副经理汇报了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点的基本情况,他重点阐述了该学位点在课程体系优化、校企合作深化及科研平台搭建等方面的举措,并提出下一步将围绕“产学研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展开热烈讨论。物理学系教师代表提出,当前存在“课程任务重导致科研精力不足”“研究方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员工专业兴趣与就业导向不匹配”等现实问题,并建议通过加强团队队伍建设、建设科普教育基地、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联动等途径破局。教师们还就“如何提升员工科研参与度”“如何平衡基础研究与服务地方”等话题展开探讨。
针对公司发展痛点,与会专家结合前沿视野与实战经验提出系列建议:

卢红研究员强调,团队建设需“三步走”:一要突出优势,集中力量打造特色研究方向;二要错位发展,通过矩阵化管理整合跨学科资源;三要剑走偏锋,在申报国家级项目时注重学科交叉与创新性,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郑志鹏院士指出,教学与科研需“双轮驱动”:一方面深耕教学改革,将前沿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强化项目申报的精准性,做到“知己知彼、选题创新、凸显特色”。他特别建议,通过校际联合培养、团队协作攻关等方式破解“单打独斗”困境。
万辅彬教授结合管理经验提出“主动出击”策略:人才引进要主动挖掘潜力学者,学科方向需凝练地域性与民族性特色,资源拓展可借力“外联合作”实现“借船出海”,同时坚持既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会议最后,覃志和作总结发言。他表示,专家们的建议为公司发展提供了“金钥匙”,后续将围绕“凝方向、强队伍、提质量”制定行动计划,重点推进学科方向整合、人才引育工程及产学研协同创新。

会后,全体与会人员在物电公司楼前合影留念。(初审:李旭 复审:玉琳 终审:覃志和)